王永玲畢業(yè)于山西大學外語系,山西忻州師范學院外語系教師,曾在高中部任教十余年。2016年考入山西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筆譯專業(yè)。在2021年全國翻譯系列職稱中以優(yōu)異的成績通過了一級翻譯評審,通過CATTI中心,王永玲與各位正奮斗在一級翻譯拿證路上的翻譯人們CATTIer們分享了她的心得。
一、扎實的語法基礎。多年帶高三畢業(yè)班,為我奠定了扎實的語法基礎。英譯漢時,對長難句的理解不至于出現(xiàn)偏差。比如,我的翻碩畢業(yè)論文是探討英文哲學文本的翻譯,哲學文本長難句多,在理解層面對譯者首先構成挑戰(zhàn),而借助扎實的語法知識和多方查證的背景知識,這些困難迎刃而解。而漢譯英時,扎實的語法基礎又可以保證譯文幾乎沒有語法錯誤,使譯文成為“免檢產(chǎn)品”,讓客戶放心。
二、全面的譯法知識。和許多同學一樣,我開始學翻譯的時候,也是跟著新東方課程武峰老師的課程入門翻譯的,在備考翻碩的過程中,我系統(tǒng)地學習了新東方線上翻譯課程,武峰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,淺顯易懂的講解,讓我受益匪淺,同時我自學了圣才考研翻譯碩士教材,還學習了韓剛、策馬的二筆翻譯視頻課,進行了一系列片段性的練習。備考CATTI 二筆和一筆我用的都是全國翻譯專業(yè)資格(水平)考試指定教材《英語筆譯實務(二級)》,認真研讀譯文,在掌握英漢語言差異的基礎上,總結各種微觀的翻譯技巧和方法,比如如何翻譯同位語,如何翻譯數(shù)字、人名、地名,如何進行標點符號的轉(zhuǎn)換,如何組織語序、調(diào)整語序等等各種細節(jié)。就像藝術家唱戲,一舉手一投足,一個眼神一個手勢,都有講究。一絲不茍是一個譯者必須具有的翻譯態(tài)度,做好每一個細節(jié)是優(yōu)秀譯文的保證。
三、利用零碎時間。備考CATTI過程中,因為同時還有學校的教學任務和照顧家庭的任務,用于備考的時間并不是很多,只好把零碎時間都利用起來,爭分奪秒地學習,旅途中、飯后、睡前,凡是能利用的時間都利用起來,教材常備左右,有時間就看一兩頁。教材并不一定要從頭至尾看完,關鍵是領悟要點,觸類旁通,學以致用。
四、堅持從事翻譯實踐。記得2016年暑期高等院校翻譯專業(yè)師資培訓會上,一位專家結合自己的調(diào)查得出結論說,高校翻譯專業(yè)師資存在的最大問題是,重理論、輕實踐,翻譯實踐量明顯不足,翻譯專業(yè)教師應該向“雙師型”發(fā)展。這段話對我觸動很大,從那時起,我就暗下決心,要把自己打造成適應時代需要的高素質(zhì)“雙師型”教師。上翻碩時,學校要求學生至少要有十萬字的課外翻譯實踐,我更加感到翻譯實踐的緊迫性。在導師的指導下,我開始翻譯哲學文本、人物傳記等,不斷積累翻譯經(jīng)驗。畢業(yè)之后, 在老師的介紹下,我參與了《中國科學技術史》第二卷《經(jīng)天緯地》的翻譯工作(漢譯英),該書涉及中國古代的天文歷法、上古天文歷史年代學、古代計時儀器、水文和水利工程測量技術等,不僅話題非常專業(yè),而且其中不少內(nèi)容是引用古文,翻譯難度很大,但借助知網(wǎng)文獻、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英文版、水利英語、必應搜索、外文網(wǎng)站等各種可利用的資源,經(jīng)過一年多的努力,終于順利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。翻譯實踐成就譯文,也成就譯者自我。實踐出真知,沒有實踐,技巧方法的學習就沒有意義。
(作者:王永玲 ;編輯:孫婉茹)